跳至主要內容

國泰與有光科技合作推出先進對話式AI 提升數碼客戶體驗

國泰一直致力開發新科技,為客戶在日常生活、旅途上及不同數碼渠道提供多項選擇,帶動他們在人生旅途上一路前行。近年引進的新科技包括AI聊天機器人,讓乘客和貨運客戶查詢航班狀態、更改訂位和網上購物時,能夠即時收到回覆。

國泰就對話式AI制訂發展藍圖,致力利用最先進的語言AI技術進一步優化顧客的數碼體驗。是次與有光科技合作開發的全新對話式AI,將有效提高其聊天機器人的工作效率,針對客戶查詢提供更精準的回覆。

隨著旅遊需求回升,國泰預計客戶服務的通話和聊天流量將有所增加。其中,就計劃疫情後的旅遊查詢更於過去數月內迅速增長。另外,國泰留意到客戶溝通模式上的轉變,相比傳統的客戶服務熱線,客戶現時傾向轉用WhatsApp和微信等數碼渠道,以獲得即時回覆。隨著國泰繼續恢復更多航班運力,其數碼渠道最近幾個月的使用率每月增長達10%至20%。

要構建一個能為客戶提供卓越數碼體驗的AI聊天機器人,最重要也是最具挑戰性的任務是需要收集大量高質數據訓練及調教聊天機器人,以便它能夠理解客戶發問的內容和原因,並給予適當的回覆。這類訓練通常非常耗時和昂貴,並需要專人擔任「AI訓練師」(AI Trainer)細閱歷史數據及與客戶的互動,再人手提取、清理和注釋適用的數據,將其回饋給聊天機器人進行學習。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國泰和有光科技開發市場上首個「對話式AI訓練平台」(訓練平台),成功利用AI技術訓練聊天機器人。訓練平台利用Callinter(有光科技產品)分析機器人與客戶的所有互動,包括語音通話、即時聊天、微信和WhatsApp對話,自動將這些數據分成不同類別作進一步處理,及由專人批核後,交由聊天機器人學習。

國泰預期新系統能將訓練聊天機器人所需的時間縮短一半,意味著四至六周的常規學習週期將縮短至一至兩周。另外,平台能夠收集更多訓練數據,並提高其探索新領域的能力,有助提升聊天機器人回覆的準確性。

國泰數碼及資訊科技總監方逸翔表示:「國泰植根香港超過七十年,一直致力支持有光科技等本地科技初創公司共同創新,提高我們的數碼領導力,從而實現我們成為全球最佳服務品牌之一的願景。今次開發對話式AI技術是我們與初創公司攜手合作,發展互利的合作關係,並為客戶帶來利益和優質服務的最新例子。」

有光科技聯合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溫豪夫博士表示:「有光科技是一家本土AI公司,成立的使命是為客戶提供最好的多語言AI技術,以產生商業價值。我們與國泰的合作始於2019年香港科技園公司的推介。過去幾年裡,我們很榮幸地得到國泰的委託,參與執行公司的對話式AI戰略。此次成功的合作充分展示了香港蓬勃發展的創新和科技生態系統。」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結餘轉戶邊間好?Planto幫你比較年利率兼搵易批清卡數貸款

現今社會,申請信用卡和借錢越來越容易,若因自制能力不足或一時周轉不靈,無力償還卡數及貸款,利息可像雪球般越滾越大,甚至使借款人陷入債務危機。 結餘轉戶  又稱為清卡數貸款,是一種專門用作清還卡數及私人貸款的理財工具,讓借款人將一筆或多筆貸款整合並轉移至另一貸款機構,以獲取較低年息,並透過較長年期分期還款,降低每月利息支出,減輕債務負擔。 用結餘轉戶貸款清卡數有咩好處? 使用結餘轉戶貸款償還卡數或債務,借款人可享以下好處: ● 降低利息 :如果只還min pay,信用卡年利率一般超過30厘,而信貸記錄良好的消費者,則有相當機會在市面上找到5厘以下年息的結餘轉戶貸款。 ● 容易管理 :擁有多張信用卡而無力償還卡數的消費者,很可能對同時管理筆卡數力不從心,結餘轉戶助他們將多筆卡數整合成一筆貸款,方便管理並減少因逾期還款被罰款的風險。 ● 長還款期 :結餘轉戶貸款還款期可長達72個月,每月定額還款,有助鎖定及減少每月還款利息支出。 ● 挽救TU信貸評分 :拖欠卡數會導致信貸評分下跌,日後想申請私人貸款或按揭難度會增加,造成惡性循環,為個人理財帶來長遠負面影響。及早正視債券問題,運用結餘轉戶貸款清還卡數,有助在TU評分大幅惡化前挽救個人財務健康。 點揀結餘轉戶貸款? 市面上不少銀行及財務公司都有推出結餘轉戶貸款,消費者應如何選擇? 揀貸款產品第一步是比較實際年利率(APR),因為APR反映計算所有利息、手續費、行政費後的最終借貸成本;此外,借款人亦要注意貸款機構的信譽、貸款產品的特性及優惠、還款期及還款方式、是否設有前提還款手續費等,記得要貨比三家,找出最有利自己的還款方案。 如果借款人不知從何入手,香港金融科技平台 Planto 提供簡易貸款及還款比較方案。Planto比較及分析市面上傳統銀行、虛擬銀行及財務公司的結餘轉戶貸款,提供最佳的清卡數方案及優惠。Planto獲香港大學及數碼港支持,並與多間銀行及貸款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是業界著名金融科技初創企業,又常常為香港消費者提供獨家理財產品優惠,並製作實用可靠的理財資訊內容,深受香港消費者信賴。

做好風險管理 經濟可望回穩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表示,雖然政府下調全年經濟預測,但公眾無須對經濟走勢太悲觀,只要疫情穩步受控,本港經濟可望回穩甚至稍有增長。 政府發放兩期消費券,預料可為經濟帶來1.2個百分點的提振作用,而隨着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失業率可望改善。   對於美國加息,陳茂波說難免會影響全球資金流向、資產價格甚至經濟活動,也增添企業和市民的貸款利息負擔。不過,市場不斷調整預期,已逐漸消化較快加息的風險,只要做好風險管理和應變預案,保持警惕、持盈保泰、隨機應變,香港經濟即使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也能穩定前行。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5月1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了今年頭幾個月的經濟表現,支持經濟的三頭馬車---出口、私人消費及固定投資表現均欠佳,令今年首季經濟收縮4%,中斷了之前四季的增長勢頭。受疫情影響,預計4月份的經濟數據仍然偏弱,經過最近的定期覆檢,我們決定將本港全年經濟增長的預測由原來的2%至3.5%,下調到1%至2%。這意味本港本地生產總值在2021年增長6.3%後,復蘇的動力比預期還要疲弱。除了疫情的打擊,中美關係張力持續、國際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外圍通脹升溫及加息趨勢,都困擾着全球以至本港的經濟前景。   本周將發表的失業率是2至4月份數字,期內仍反映着疫情高峰期的狀況,故可以預期數字將進一步惡化。但是,過去這一個多月疫情逐步受控,社交距離措施亦分階段放寬,向前看的話,只要疫情持續回穩,失業率可望見底及漸有改善。   回看過去幾年失業率數字的變化,粗略地概括,2020年可說是三級跳,由3.4%起步,一年內呈「3、4、5、6」升勢,失業率在年底攀升至6.6%;2021年則是「7、6、5、4」的三級降形態,年初曾高見7.2%,年底回落到4%。踏進2022年,卻因上述因素在數個月內已經跳升至超過5%。   這趨勢也許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示:要對問題的成因和結構有所了解,既要看眼前的數字,更要看趨勢及影響其變化的原因,才能對前景具有預視力並作出適當的應變。   綜合而言,在全年經濟預測下調、失業率仍趨升,以及資金逐步外流的形勢下,我們應如何評估今年餘下時間的經濟走勢呢?其實,大家亦無須太悲觀,只要疫情穩步受控、穩住信心,本港經濟可望回穩及稍有增長。雖然我們難以控制外圍環境的變化,但只要做好風險管控及自身的工作,壓力和

住宅租金扣稅法案周五刊憲

住宅租金稅項扣除條例草案周五刊憲,下周三提交立法會審議,以落實2022至23年度財政預算案相關建議。政府期望草案可於立法會夏季休會期前通過,讓措施可由2022至23課稅年度起實施。   政府表示,住宅租金稅項扣除措施旨在減輕沒持有任何住宅物業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負擔,估計惠及約43萬名納稅人。政府稅收每年因而減少約33億元。   根據條例草案,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可就本人或同住配偶以租客,或兩者作為合租租客身分,就有關課稅年度繳付的住宅處所租金申索稅項扣除,扣除上限為每個課稅年度十萬元。要符合扣除資格,有關物業須為納稅人主要居所,所訂租賃也須加蓋印花。   合資格納稅人可於6月寄出的2021至22課稅年度報稅表填報預期就2022至23課稅年度繳付的住宅租金資料。條例草案通過後,稅務局會在評定2022至23課稅年度暫繳薪俸稅考慮有關扣除。 http://dlvr.it/SPkhYN